今年,新民乡在“草原书屋”文化惠民工程提质增效上下足功夫,充分发挥“草原书屋”文化阵地作用,既让农民熟练掌握生产生活技能,又提高文化素养,切实有效的推进乡村文化振兴。
学习红色经典,助力基层党史学习。发挥“加法”效应,新民乡运用“草原书屋+党史学习教育”机制,丰富学习资源,增加红色书籍数量,打造党史学习新天地。让“草原书屋”成为党员、群众学习成长的红色“加油站”。新民乡东沟一村每月开展两期“草原书屋”集中读书日,村民围坐在一起,互相讨论书中遇到的知识点,交流心得。大家读到党史学习教育中革命英雄的光辉事迹、经典传颂的红色故事时,都热血沸腾,展开热烈的讨论。同时,老党员在借阅书籍的过程中,向青年讲党史故事,读红色文章。“老青结对”共同接受红色洗礼,传承红色基因。
学习生产技术,推动种养殖业发展。于家地铺村杜永春是村内肉牛养殖大户,他家里养着50多头肉牛。为了更好的发展肉牛养殖产业,他经常到“草原书屋”借阅关于肉牛养殖技术的书籍。他说:“养殖肉牛啊,没有技术肯定不行,我经常来草原书屋看养殖方面的书,得多学养殖知识”。今年6月份他观察到牛有精神不振,食欲下降和不反刍的现象,通过查询书籍得知这是因为真胃积食病,及时找兽医医治好牛后,他更坚信草原书屋的建设是一项惠民利民工程。经过口口相传,更多的村民来草原书屋学习大棚搭建技巧,蔬菜种植技术,活畜养殖经验等,在互相交流的同时不少人还记起了笔记。
黄金书屋增见识,文明建设扬风帆。走进“草原书屋”,一眼看去,桌椅板凳样样齐全,书架上整整齐齐摆放着各类图书,图书分类明晰,简单易寻。全天开放,免费阅读,随时借阅。村内的“草原书屋”为村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阅读通道,让村民们多读书、读好书、好读书,真正让“草原书屋”在农村领域成为文化主阵地,成为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一个新亮点,成为村民的“黄金屋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