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父老乡亲们,大家好!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党史……”上午8时,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镇海兴村党支部书记李嘉琦正通过“村村响”大喇叭给村民播放党史课,开启了村民学习党史、知晓政策的新渠道。
记者来到海兴村看到,该村文化广场凉亭里围坐着十几个村民,正在静静地收听广播,每个人的情绪都被党史内容所感染。
“我们岁数大,又没啥文化,智能手机根本不会用,平时只能通过村里‘大喇叭’来了解党史内容、国家惠农政策以及乡村治理等信息。”今年67岁的老党员孙井梅指着“大喇叭”高兴地说,“入党20年来,我时常在农闲时到草原书屋看书,现在主要通过‘大喇叭’系统地学习党史,不仅学习方式多了,还能在学习之余与邻里一同探讨,学习的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了。”
连日来,分布在巴林左旗各个乡镇街道的“大喇叭”纷纷响起。“大喇叭”广播时效强、覆盖范围广、收听方便,打通了党史学习教育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党史教育落地生根。与孙井梅一样热衷收听广播学党史的人还有很多,有着30年党龄的湛永生便是其中之一。每天上午8时30分,她总会佩戴上党徽,第一时间来到村文化广场收听广播学习党史。她边听边记,生怕落下重要内容,“我得好好记,回去告诉儿子儿媳妇,要让他们知道党的恩情。我们党的百年历史不容易啊!由弱到强,带领全国人民过上了好日子。”老人激动地说。
为把党的声音传得更广更远,让基层党员群众补足“精神之钙”,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巴林左旗高度重视把“村村响”大喇叭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,让党的思想声声入耳、句句入心。
“我通过收听广播学习党史了解到,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奋进中,历经了磨难挫折。通过对党史学习,让我更加了解过去,更加清楚未来前进的方向。作为青年党员,我将秉承光荣传统,不忘初心,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,撸起袖子加油干,带领村民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。”村里年轻党员李娜如是说。(张绍军)
|